而據農業農村部2020年10月份監測數據顯示,我國生豬存欄量達3.87億頭,產能恢復到2017年的88%,而2020年11月份數據顯示產能已恢復到90%,生豬存欄量則已達到3.96億頭,根據全國生豬產能將決定下一年的生豬出欄量來計算,預計2021年我國生豬出欄量可達4億頭左右。以此推算,這四家頭部豬企2021年的出欄量將占比全國出欄量的32.5%,規?;卸瓤梢娨话?。農業農村部相關人士也表示,“我國一大批高水平的規模豬場快速崛起,預計2020年生豬養殖規?;誓軌蜻_到57%左右,比2019年提升4個百分點,大大高于常年2個百分點的速度?!?/span>
雖然目前我國生豬產能恢復較快,但這并未影響產業資本加大生豬產業投入的力度。2020年12月29日,華統股份發布公告稱,公司與績溪縣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,擬在績溪投資約10億元。此外,該公司擬出資5000萬元在績溪成立全資子公司完善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模式。2020年12月30日,天康生物披露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,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1億元用于仔豬繁育、生豬育肥和補流。萬科也表示,目前養豬業務已經落地,正在順利推進中。
根據養豬頭部企業的未來發展規劃,預計經過五年左右發展,到2025年左右,僅溫氏、牧原、正邦、正大、中糧、新希望、天邦、雙胞胎、德康、海大、唐人神、傲農、京基智農等13家豬企,出欄目標合計就高達2.94億頭,13家的市場占有率也將達到2025年的42%。
生豬產業集中度的提升,給生豬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深遠影響。
首先,伴隨著生豬產業集中度的提升,2021年1月8日,生豬期貨終于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,豬企從此有了套期保值工具。眾所周知,生豬養殖產業是周期性行業,價格波動劇烈,急需生豬期貨提供套期保值。然而,相當長時間內,雖然業內呼聲不斷,但生豬期貨卻千呼萬喚難出來。原因無他,用什么作為生豬期貨交割標的,是個難題。而生豬養殖產業集中度的提升,不僅讓生豬養殖企業具有了規模效應,也讓生豬養殖邁入規范化和標準化時代,這就為生豬期貨選擇生豬活體作為交割標的創造了條件。
近日,大商所生豬期貨合約及相關實施細則正式發布,生豬活體已正式成為交割標的。之所以選擇生豬活體,據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,大型規?;髽I養殖的生豬品種基本均為標準化程度較高的瘦肉型豬,實行品種、飼料、獸藥、技術服務、銷售五個方面統一供應和管理,實現了生豬養殖過程和出欄質量的標準化。同時,相比生豬,產業鏈其他產品如冷鮮白條豬肉(豬胴體)、分割豬肉及價格指數等目前均受我國生豬現貨實際情況影響,暫不具備上市期貨條件。因此,大商所選取生豬活體作為期貨交易標的。而在交易、交割單位設計上,大商所參照期貨市場設計習慣和生豬現貨市場特點,將生豬期貨交易單位和交割單位都設置為16噸/手,約合生豬135頭,相當于現貨貿易中主流的9.6米三層運豬車一車的運輸量。該交易和交割單位大小貼近生豬現貨貿易習慣和運輸實際,更便于養殖企業參與,可有效服務生豬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套期保值需求。
其次,生豬養殖產業集中度的提升,也便于商業銀行對規?;B豬企業提供信貸支持,更好滿足生豬養殖企業的融資需求。盡管目前頭部豬企大多是上市公司,融資渠道較多,但銀行貸款依然是生豬養殖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金渠道。其實,從頭部豬企動輒幾十億元的投資規???,要讓項目順利實施,顯然離不開銀行信貸的支持。而較之傳統的生豬散養方式,目前生豬養殖的高集中度,可以讓商業銀行更好地對接規?;B殖企業,通過推進生豬活體抵押貸款、圈舍抵押貸款等貸款品種,破解養豬企業貸款“抵押難”。
再次,生豬養殖產業集中度的提升,還便于商業銀行大力發展產業鏈融資,借助產業鏈融資,緩解產業鏈上相關企業的融資難問題。每一個大型養殖企業的上下游都云集了相當數量中小微企業,包括養豬大戶。很多小微企業或養豬大戶單純依靠自身力量,很難獲得銀行信貸支持,而有了產業鏈上核心企業的擔保和幫助,不僅銀行愿意投放貸款,小微企業和養殖大戶,也可以借此獲得所需資金,信貸資金可以由此滲透到產業鏈上的“神經末梢”或“毛細血管”中去,進而潤澤整個產業。對核心企業而言,暢通了產業鏈,緊密了上下游客戶之間的關系,對其自身發展也非常有益,對穩定生豬生產、增加養殖戶收入,特別是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更是意義非凡。
當然,生豬養殖產業集中度的快速提升,也容易形成寡頭壟斷,甚至出現頭部豬企之間的價格“共謀”,這需要有關方面通過政策杠桿的調節,營造出既有“大樹”,也有“灌木”,更有“小草”的共生共長的良好生豬養殖生態環境。